原标题:企业抱团发展 产业多点开花
“十三五”期间,天津滨海新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贯穿始终,以飞腾CPU、麒麟操作系统为代表的智能经济实现了迅猛发展,带动整个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质”与“量”双提升。目前新区已聚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企业超过1000家,去年产业同比增长约为5.8%,占全市体量的77%。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孤军奋战到抱团发展,滨海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逐步走出一条具有鲜明“滨海烙印”的特色发展之路。
增强自身科技实力 企业发展各自精彩
“十三五”期间,新区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关键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随着全球首款软件定义互连芯片“经纬芯”对外发布、全球首台全自主配电网带电作业机器人投入使用等成果的相继问世,新区众多企业纷纷走在了产业发展的最前端。
近期,由中国科学院主管、科学出版社主办的商业期刊《互联网周刊》联合eNet研究院发布“2020云计算创新排行榜”,紫光云凭借“以数字化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表现排名榜单第6位,跻身云计算领域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十大品牌。如今,紫光云聚焦城市云和行业云,已经建立涵盖政务云、工业互联网、数字建筑、芯片、水务、农业、金融等超过十个行业的国内外顶级专家队伍和相应研发体系,覆盖天津、连云港、武汉、南京、沈阳、重庆、苏州等全国数十个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运营。
据天津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窦强介绍,2017年开始,天津飞腾就研发出中国首款自主设计的64核通用CPU——FT-2000+/64高性能处理器,填补了国产高端通用CPU领域的空白。紧接着,天津飞腾继续沿着自主创新的路径全力向前,于2019年研制出新一代桌面处理器FT-2000/4,有效缩小了与国际主流桌面CPU的性能差距,并在内置安全性方面实现独到创新。今年7月,天津飞腾研发推出的新一代高可扩展多路服务器芯片腾云S2500更是在多路扩展能力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麒麟软件的公司大楼里,最近人们也频繁收到捷报。在近日于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中国电子政务安全大会上,麒麟软件一举夺得“2020中国电子政务领域信创特殊贡献奖”,成为业界标杆。这是9月份麒麟软件继获得华为开发者大赛开源系统迁移金奖之后,接连荣获的又一网信产业重磅奖项。
拒绝“闭门造车” 打造开放联合的产业生态
“IC行业是受摩尔定律支配的全球竞争性产业,并非埋头苦干就能产生非常好的效果,只有共建共享,才能共生共赢。一定要构建开放联合的产业生态,唯有开放的生态才能形成持续的技术领先和真正的繁荣,封闭的生态只会营造孤芳自赏的领先假象。”对于产业链发展,窦强坚持要做“开放联合的产业生态”。
在今年6月份举办的世界智能大会期间,高新区联合华为共同发布天津鲲鹏生态创新中心支持政策,在企业培育、联合实验室培育、人才培养等六个领域进行资金支持。截至目前,天津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已对接上下游企业近60家。其中,麒麟软件、南大通用等25家企业已完成鲲鹏认证。此外,中心还与麒麟软件、天津飞腾成立联合实验室,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6所高校成立鲲鹏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天津鲲鹏生态创新中心正在用一系列落地举措,让产业链上下游更加融合开放。
“今年,我们要发展100家生态伙伴,还要与3-6所院校合作完成人才培养课程或建立联合实验室。”天津鲲鹏生态创新中心负责人、华为天津云与计算业务部总经理齐平川表示,创新中心落户高新区后,积极参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目前已经与麒麟软件在操作系统上形成非常良性的合作,比如麒麟软件的V10版本,就是基于华为开源的openEuler操作系统所作的定制化开发。另外,天津鲲鹏生态创新中心还将与紫光云展开基于鲲鹏硬件的云平台适配,与天地伟业展开基于鲲鹏生态的近10个软件系统的适配。
对于打造更加联合开放的产业链“朋友圈”,麒麟软件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麒麟软件能够同时支持飞腾、鲲鹏、龙芯、申威、海光、兆芯等国产CPU,为客户提供完整的国产化解决方案。同时,麒麟软件已经连续9年位列中国Linux市场占有率第一名,服务的行业客户超10000家,广泛应用于政府、金融、教育、财税、公安、审计、交通、医疗、制造等领域,软硬件生态适配已超10000款。
天津市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挂牌成立,成员单位中新区企业占比超过80%;天津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人才)联盟挂牌成立,国家超算天津中心、中科曙光、麒麟软件、飞腾、360、紫光云、华为、信息技术创新中心等30家新区企事业单位成为第一届联盟成员单位……今年以来的一系列动作表明,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下游企业,正通过全方位的交流、适配、合作,逐步走出一条具有鲜明“滨海烙印”的特色发展之路。(记者 牛婧文)